深化AI技術開發應用,建立整廠優化模組,邁向「智能工廠」目標,並逐漸整合各部門數位轉型成果,達到產、銷、研一體化管理,俾於面對市場挑戰能迅速調整,提升經營績效。截至112年底共提出419項開發案,已完成223項,年效益7.5億元。
於仁武成立AI研發中心,培養自有AI技術人才,持續選派經營主管及優秀人員,前往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等專業機構受訓,截至 112 年共98 人完成訓練,藉由推動各階段系統性訓練、與業界及學術機構合作交流、廣邀國內外專家演講及舉辦競賽等措施,冀以培育更尖端人才,並提升開發技術與加速推動進度,為數位轉型奠定厚實基礎。
並深化AI發展與數位轉型,進行整廠製程優化及營運管理數位化,朝智能工廠目標邁進,並應用ChatGPT 輔助經營管理,以提升作業效率。
公司112 年度針對中高階經營主管開設教育訓練課程(包含112下半年及113年全球市場展望、台塑參與半導體科技的機會、未來先進製程半導體發展趨勢、晶圓世紀大戰、新能源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與應用商機、ChatGPT發展、應用及風險、生成式AI應用與方案分享等相關課程),共計535人次參加,教育訓練時數為1,185小時。
人工智慧(AI)獎勵辦法:針對持有AI證照或執行AI專案增加公司效益之同仁,給予獎勵加分,並做為晉升職等參考,俾激勵同仁積極參與。
資料來源:《112年股東會年報》
在看完台塑對於AI的一些做法之後,台塑的主要目標是希望能夠達到公司「數位轉型」的目標,藉以優化公司本身的經營,筆者就真以上五點提出一些看法:
智能工廠的概念,工業化4.0已經可以看到相同的概念,然而,就以導入AI或工業化4.0等等的方法,投入成本並不低
,同時也必須要長時間的持續訓練才能夠達到數位轉型的目標,塑化業的成本其實並不低,尤其近兩年毛利率普遍不佳(112年毛利率為5%),雖然台塑有將實際產生效益7.5億元列出,不過,投入AI成本並未表達出來,所以無法很清楚的評估投入AI的毛利率,同時,也無法得知AI的時間價值,這個是比較令筆者無法評估的部分。
台塑在仁武成立自有AI技術人才培訓,筆者認為,AI重點還是在後端資料庫的建立
,畢竟,AI主要是要取代人力及人的思考,提升資料的正確性,人才固然重要,但最終AI還是要取代人才庫,因此,所謂自有AI人才培訓,有可能造成人力過度投入的問題,無法發揮出AI的效能。
對於ChatGPT輔助管理,其實當前很多公司,都有寫類似的運用,但是,ChatGPT如果訓練是錯誤或過時的管理知識,可能連輔助的效果都沒有,甚至必須投入大量人力去修改輔助的內容
,這是筆者對ChatGPT進入管理的一個憂慮。
有關中高階管理階層投入AI的訓練,固然有其必要,但是,怎麼把中高階管理方式在AI當中呈現出來,並且讓底層的員工能夠確實了解中高階主管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無法有效的傳遞,AI所呈現內容跟底層完全脫節,這樣導入AI的意義就無效了。
公司獎勵員工投入AI的訓練,甚至提供晉升的參考,這部分的確是值得獎勵,但是,AI訓練比起員工訓練其實更重要,如果沒有將員工知識充分轉成AI,員工訓練完也沒用,畢竟只是訓練員工操作介面
,實則沒有意義。
以上是針對台塑AI的一些看法,給大家做個參考。